3、马牌
215/55R17 这个规格,经过网站查询只有CPC2这个花纹有这个规格尺寸
215/60R16 这个规格,有CPC2和CCC5 这2个花纹有这个规格的尺寸。
ContiCmfortContact5 简称(CCC5)采用创新静音科技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舒适、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采用新一代的创新静音科技
“3D主动降噪系统”实现超低噪音,开创特殊配方技术降低滚动阻力实现低油耗,实现更舒适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CCC5 仅供应14-16英寸规格。
豪华和中级轿车的短制动距离轮胎:ContiPremiumContact2 简称(CPC2)
ContiPremiumContact2具有完全新型的3D沟槽。这款轮胎创新型胎面技术提供了潮湿路面和干燥路面上最优的制动性能。由于采用新型3D沟槽,轮胎排水更佳高效——提供了卓越的防滑水性能。3D沟槽也给整个轮胎提供了卓越的稳定性。这是新型ContiPremiumContact 2TM轮胎胎面花纹变形小的原因,可以极大地提高车辆操控性。
轮辋直径(单位:英寸):
14 – 18
光看到这二段广告词,大家肯定搞不清楚,
CCC5好还是CPC2好。看到安静高里程省油这几个词,通常认为CCC5比CPC2好呢
但从轮胎的最大规格尺寸就可以看到
CPC2这个花纹肯定比CCC5这个花纹高级一些,在马牌网站做相应的查询也可以看到这个情况,CCC5花纹的规格尺寸都是16轮毂及以下(最小规格175/65R14,最大规格215/60R16),而CPC2基本上都是15轮毂及以上(最大规格18轮毂,官网上最小有14和15轮毂,现实中14轮毂基本上没有)。
三个品牌的几个规格和花纹都比较好了,有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中档胎
MXV8, P7 ,CPC的广告词都是一个意思:以安全作为第一出发点,抓地,制动,操控,而低端胎LC, P6, CCC5的广告词基本上都是省油安静高里程。
三、一个小小的总结
1、几乎所有品牌的轮胎都以16轮毂作为一个中端轮胎和低端轮胎的分界线:
如果这个花纹所对应的规格尺寸基本上都是
15/16轮毂及以上,那么都属于中端胎,
如果这个花纹所对应的规格尺寸基本上都是
16轮毂及以下,那么都属于低端胎,
2、
所有品牌的中端胎几乎都是强调:安全,制动,操控,抓地。
所有品牌的低端胎几乎都是强调:安静,省油,高里程。
为什么是这样呢?
高里程怎么做? 少加橡胶,多加碳黑
安静怎么做?
胎做的软点,侧面薄点,自然就安静
省油怎么做?
抓地和制动稍微差点,自然是滑行距离长了,当然省油了
可以看到,低档胎的技术要求的实现,是比较简单的,材料为主。
安全,制动,操控抓地怎么做?
这个就要从材料和花纹以及内部多层材料的结构去实现,相对来说,复杂一点,当然成本也高一点。这里就先不多说,等以后说中端胎和高端胎的区别是再说。
3、怎么去理解低端胎和中端胎?(先不谈高端胎,这个是普及篇)
从我的理解,
车的第一要素是安全,那么以安全作为第一出发点,抓地,制动,操控,就是衡量一个轮胎级别的主要要素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所有品牌的轮胎,轮胎花纹的档次都是按抓地,制动,操控以及轮胎的规格大小来决定的。
二个相同一个规格尺寸的不同花纹的轮胎,哪个级别高,就是看哪个提供的安全系数高来决定哪个级别高的。
一个简单的场景,相同的速度刹车,低端胎可以追尾的距离,高一个级别的胎就刹住了。高速过弯时,高一个级别的轮胎带来的抓地力可以保证安全的行驶,而低端胎就会有失去抓地的感觉。而变线时,
ESP的启动,没有轮胎操控的帮忙,是没有意思的。
所以我的理解,带有
ESP的车辆,起码应该选择中端性能轮胎,否则你的ESP,就是浪费的。现实中60-70的过弯,如果没有中档性能胎的帮忙,你是很害怕的。
对于车行驶中的嘈音来说,可以分为胎噪,发动机噪音,风噪。在低速行驶的过程中,主要是胎噪和发动机噪音为主,如果选择了适当的轮胎,那么你会只听到发动机的噪音,而在高速行驶中,主要是以风噪和发动机的噪音为主,这个时候的轮胎噪音基本上给风噪掩盖掉了。
一般来说中低档车的隔音比较差,如果低速行驶中,轮胎的胎噪大于发动机的胎噪,你就很不舒服,而
1流品牌的低档胎的胎噪,使用后反馈下来基本上都是比发动机的声音轻了。开的时候,基本上就听到发动机的声音了。如果再要安静,要么你去用好点机油,要么你做个全车隔音。
中高档车的隔音一般都比中低档车好很多,所以安静不是最主要在意的,当然
1流品牌的胎噪基本上都是小于发动机的声音了。
低端胎的省油就不提了,这个在低端胎上,基本上是以牺牲一点的制动抓地换来的,所以省下的油,基本上会换来一次追尾(个人理解),低档车还是开慢点好。
高里程的代价也是牺牲一定的抓地力,大家可以这样想象,一个纯用碳黑的轮胎肯定比
F1赛场上的高档轮胎用的久。
在这里,我们没谈到材料科学的进步,只是以通常的角度来说明一下低端轮胎和中端轮胎的使用侧重和定位。
4、低端胎和中端胎的选择
首先,选择的前提是你轮胎的规格是
15-16轮毂,一般这个范围低端胎和中端胎都是有的,如果你的车轮胎是14轮毂,那么抱歉,你只有选择低端胎的命,只因为刹车距离不能因为换个中端胎而改善,该撞的还是要撞的,能开慢点。
如果你的轮胎是
16轮毂或者以上,很多情况你只能选择中端胎,因为低端胎根本就不会做你这个规格。当然相信你的车基本上应该都有ESP了。所以找个中端胎是和你的车相符的。
比较纠结的情况是
15-16轮毂,你会发现MXV8/LC, CPC2/CCC5 , P7/P6 ,某些规格尺寸,几个花纹都会有。
这个时候就是有意思的时候了。
我认为的正确选择是:看自己的开车习惯和追求,如果是一直开的很慢的,严格按交通法规限速开车的,那么就低端经济胎,如果是偶尔会拉一下高速,体验一下的,那么就中端性能胎。
一般来说相同规格尺寸的中端胎的成本会高于低端胎
50元左右(同一品牌)。当然不同的品牌,价格体系是不一样的。
在现实的环境中,一般的车友就是开个车跑到轮胎店,准备一定的预算换个轮胎,而适合这个轮胎尺寸的轮胎品种有很多。推荐
LC给你,肯定比推荐MXV8给你,更容易销售成功并且利润更高一点。
在一个轮胎店中,你可能找到中端性能
CPC2,或者P7的价格和低端舒适胎LC是差不多的。通过仔细对比一下,适当的选择可以花低端经济胎的价格买到中端性能胎,当然都是一流品牌的。
另外,一流品牌的低端经济胎从来不会作为汽车厂的原配胎出现,一流品牌的低端经济胎都是作为替换胎出现在市场上的。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流品牌的低端经济胎都作为车厂原配胎的话,那么韩泰,锦湖,固特异等二三流品牌的
16轮毂以下的轮胎(目前都是在做原厂配套胎)将销售给谁呢?
一流品牌作为车厂的原厂配套胎只能是中端性能胎以上的级别,比如米其林的
MXV8,倍耐力的P7。而马牌刚刚国产,最先投产的是低端经济胎CCC5,相信如果马牌做国产车配套的话,起码是CPC2或者以上的级别。
结论的现实验证
前面以一个案例做了轮胎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通用的结论,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些结论是否是正确的?
1、
米其林新推出的
XM1+,是原来XM1的升级。大家先看一下XM1的广告词(高性价比产品 更长里程、更省油! )规格尺寸范围(14轮毂-15轮毂),通过广告词和规格尺寸范围可以分析出,XM1是个低端经济胎。XM1+也不例外,规格尺寸是(13轮毂-16轮毂),虽然通过二层侧面布帘来加强可靠性,但轮胎最大的规格尺寸来看,还是一个低端经济胎。
2、
米其林的
PILOT PRECEDA PP2
,大家先看一下广告词(运动者的选择 精准驾驶 更显著缩短湿地刹车距离
))
),规格尺寸范围(
15轮毂-17轮毂),通过广告词和规格尺寸范围可以分析出,PP2是个中端性能胎,肯定是比LC好的胎。
3、
倍耐力的
cint P5, 适合雨雪天气安静舒适高耐磨的四季胎,他的规格尺寸范围(13轮毂-16轮毂),这个当然也是低端舒适胎。
4、
马牌的
CEC3,规格尺寸(13轮毂-15轮毂),这个肯定是低端舒适胎。
5、
这个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品牌轮胎,比如固特异
“安节轮(15-16轮毂)或者安殊轮(14轮毂-15轮毂),这个肯定是低端胎拉
最常用的轮胎规格尺寸
不同大小的轮毂,都有最常用的规格尺寸,
185/60R14, 195/65R15,205/55R16, 215/45R17 这些规格尺寸是所有轮胎厂都会设计多款花纹的轮胎的,如果你的车的轮胎恰巧是这个规格尺寸,那么你选择的范围很多很多,而且由于厂商互相竞争,价格也相应比较实在。
而某些车厂和某些轮胎厂配合,采用一些不是常规的规格尺寸,选择的余地很小很小,导致你换轮胎的时候发现只能选择
1-2个品牌和花纹来做选择。
这个也是
185/65R14的轮胎比185/60R14更贵,虽然说偏平比60的轮胎成本上应该比65的贵,就是因为185/60R14的选择更多一些。而相当于其他规格尺寸来说,205/55R16 这个规格尺寸的选择就更多一些。
由于这篇文章只谈了低端舒服胎和中端性能胎,更好的高端胎,比如米其林的
Pilot Sport2,Pilot Sport3,马牌的ContiSportContact2(简称 CSC2),ContiSportContact2简称( CSC3),倍耐力的Cinturato P7,P0系列 都没有谈及。但这些高端胎也会做一些小规格,比如205/55R16 这个尺寸。
米其林的
205/55R16 分别有LC花纹(低端),MXV8花纹(中端),Pilot Sport3花纹(高端),马牌的205/55R16分别有CCC5花纹(低端),CPC2花纹(中端),CSC2花纹(高端),倍耐力的205/55R16 分别有 Cint P5花纹(低端),Cint P1 花纹(低端,还未进中国),P7花纹(中端),Cint P7花纹(高端)。
最近用有朋友拿倍耐力的
Cint P7 来比较其他品牌的一些花纹,希望大家别瞎比较,请参考德国ADAC评测机构的评测报告,其中Cint P7 是和
米其林
的
Pilot Sport3简称(PS3),
马牌
的
ContiSportContact3简称( CSC3),邓禄普 SP Sport MAXX TT,普利司通Potenza RE050 A,固特异Eagle F1 Asymetric(中文:F1飞靴)。大家如果没有听过这些花纹,建议到这些品牌的官方网站上看看他们的产品定位,或者去外面的轮胎店问一下,这些是什么档次的轮胎。
http://www.adac.de/infotestrat/tests/reifen/sommerreifen/2010_Sommerreifen_Test_225_45_R17.aspx
评测报告链接在这里
.要注意的一点是:
分越高越差,第一个指标是干地操控,第二个是湿地操控,第三个是舒适性,第四个是省油,第五个是耐磨。
如果希望比较倍耐力的
Cint P7和 固特异的御乘,很简单,看看同是固特异品牌的御乘和Eagle F1 (中文:F1飞靴)的级别比较,就明白了,这个举例也适用其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