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1 1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收取是个问题,如何定价是个问题,包不包括政府公务车、特种车辆是个问题,公交、出租是否免征是个问题,环线以内车主和外地车主是否标准一致是个问题,收税的城区范围划定是个问题,这么多问题能开一次会就解决,上海早就开征进城费了。关键是收这个费用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么至少电动车辆应该免征,其余按照排量大小来收,如果是缓解交通拥堵,那么非高峰时段与高峰时段应该有所区别,同时还要考虑到收费之后,政府职能部门还要安排相应的人手负责统计管理,这些人的工资从哪里支出,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某些代表心血来潮,散步时空气不好,发发牢骚就能解决的。举例来说,按照现在的游戏规则,公交车辆应该不会收取进城费,出租车就不能幸免了,郊区的沪C出租开心了,我们去不了,你收费范围总不能划到郊环吧,那就变成车头税了。市区出租也要说了,乘客要我去收费区域,我也不能拒载呀,怎么办,涨价!同样的道理,物流快递也会涨,甚至网店会特别提示,上海市区不包邮,建议自己到收费区域以外自提.....收费区域与非收费区域会产生一个价格差,进一步拉高核心城区的工作生活成本。终上所述,收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却能制造更多的问题,挑起不同阶层的矛盾,间接引发物价上涨,成为社会不稳定的负面因素,这也是上海喊了那么多年收进城费,却迟迟没有落实的根本原因。出发点或许是好的,落实却是没有可能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每个月多发放500张牌照就解决了,而且不会听到骂声一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