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了一批斯柯达车友记忆的网站,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在这里完整保存了。如果登陆不了,请联系管理员重置密码。

斯柯达车友会俱乐部

 找回密码
 新车友注册(请使用中文名)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登录

忘记帐号也能登录

搜索
楼主: 海毛

马六甲、吉隆坡8日悠闲度假 海量照片详细攻略(陆续更新)

[复制链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地标,标志性建筑,鸡场街入口。

DSC_2147.jpg

DSC_2148.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对面的红屋,夜晚灯光下那十字尤为清晰。

DSC_2157.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春的马来少女。。。

DSC_2158.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今夜无眠。。。时间不早了,还要回去帮儿子洗澡。

DSC_2150.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的历史
马六甲(Melaka)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与印尼的苏门答腊隔海相对。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马六甲王国是于1402年由拜里米苏拉苏丹所建立的王国,中国明代称之为满剌加国,全盛时期的国土范围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因其良好的航海位置和丰富的香料等物产资源受到新老殖民主义的觊觎,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对马六甲王朝进行侵略,并在1528年把马六甲变为殖民地,1641年马六甲又为荷兰所占据,至1826年沦为英国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 历史上马六甲也曾是中国的附属国,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活动中,有五次停靠马六甲。每次他都是率领官兵屯扎在三宝山,船队停泊马六甲海域,没有占领当地的一寸土地,没有抢夺当地的任何财物,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使者。如今的马六甲人依旧像过去一样崇拜和感念郑和,当地人中还流传着许多郑和的帮助当地人修筑城墙,抗击海盗的故事。现在马六甲还留有一口“郑和井”,据说是当年郑和下西洋达到马六甲时亲自所挖。井水甘甜清澈,几百年来被当地人视为圣水。养育了马六甲一方百姓。1956年2月20日,马来西亚第一位首相拉曼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举行的。后因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槟城新加坡的兴起,城市地位日渐下降。今天,人们在马六甲可以看到马来人、华裔、葡萄牙裔聚居的街区,可以看到葡萄牙人的圣地亚哥城门和圣保罗教堂荷兰人的总督府、阿拉伯风格的马六甲清真寺以及中国式庙宇。众多的古迹苍苔覆石,略显破败,但它们身上却蕴藏着七百年来马六甲王国辉煌而酸涩的故事。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六甲的旅游
马六甲城市不大,主要城区就是用脚去丈量一圈,2、3个小时足矣。但是近七百年的岁月和多个国家的殖民地历史造就了马六甲丰富的人文景观,热带气候和海洋地理环境融汇了马六甲花园般的小城风貌。马六甲没有现代化的宏伟,没有高效率的设施,当然也没有嘈杂的拥挤;马六甲那街、那巷、那老房子给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们提供古老的故事、质朴的生活、恬静的心情;来到马六甲往往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童年。马六甲的美需要心情去体味,由于吉隆坡与马六甲之间的交通耗时,那些一日游安排留给马六甲的只能是浮光掠影。我们去马来西亚前就向往去马六甲好好逛逛,所以没有像大多数驴友那样匆忙,而是选择在马六甲住了二晚。马六甲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二个地区。一是荷兰红楼地区,二是三保山地区。
红楼(Stadthuys)   这是1650年由荷兰统治者修建的总督府,三百多年里一直是马六甲历代政府机关所在地,只到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馆内保存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包括古荷兰兵器、葡萄牙人古服装、马来人的婚嫁服饰、以及曾停泊马六甲港的古代船只图片、古钱币及邮票等等。在这里了解一下马六甲的前世今生还是值得的。博物馆每天9:00am——18:00pm开放(其中每星期五中午12:00——15:00休息),门票RM5元,儿童RM2元。
挨着红楼一起的近邻是建成于1753年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  由于教堂也是一幢红色荷兰式建筑所以也称“红教堂”,这个景点有的人称红楼,有的人称红教堂,其实都是一处矣。红教堂最精美的艺术品是圣坛上面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教堂天花板的横梁是由一棵树的树干切割而成,没有其它接口,教堂里手工制作的长凳子也已经有二百多年岁月了,该建筑是马六甲的城市标志之一。不收门票,可以顺便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名声在外的马六甲“花车”。马六甲的“花车”都集中在红楼广场一带,所谓“花车”就是类似我们国内的人力三轮车用色彩斑斓的花环、花带和花牌整个包裹起来,游客坐上犹如置身花丛,然后车夫蹬着你沿街游览,煞是美艳,适合拍照。不过价格不菲,大约1、2公里一圈马币20(合人民币40)。
圣保罗教堂(St.Pauls Church)圣保罗教堂建在圣保罗山顶,这是1521年由一位葡萄牙将军修建的天主教堂,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它才被改称为圣保罗教堂,但是1753年Christ红教堂建造完成后,圣保罗教堂就被荷兰人弃之不用了。也就是如此,这里被改成了名人的墓地。这个景点的游览是破败的山顶教堂里那些堪称文物的石碑和矗立在教堂前面的无手葡萄牙传教士圣方济(有译为圣弗朗西斯)塑像。圣方济是一位传奇人物,他长期在远东传教,常常到访这间小教堂,1553年死后埋葬于此。据说其死后尸身不腐,荷兰人不信。斩其遗体右手,其手血流如注,荷兰人大惊,视为圣人 。
与圣保罗教堂同在圣保罗山脚下的景点是圣地亚哥城堡,这座城堡是当年葡萄牙占领后为防止马六甲王国的反攻而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全部用巨石砌成。城堡在建成的150多年内经受了许多次攻击依然岿然不动,最后英国人只好用第一炮彻底摧毁了这座宁死不屈的石头城,仅有一座石门幸存,当地人称它为“没有墙的城门”。城堡被当地人视为马六甲的精神象征。这座当年的城堡现在仅仅残存一座碉堡及其顶上的城楼残垣,。只有城堡墙壁上面的弹痕和城堡旁边废弃的大炮向你叙述着当年的历史。圣地亚哥城堡和圣方济教堂都不收门票,圣保罗山也不高,登上去眺望远处的马六甲海峡也是这个景点惬意的事情。有趣的是从圣保罗山下一直往海边走去,有着保存完好的葡萄牙建筑风格村庄,住在那里的葡萄牙人后裔至今仍说着16世纪的葡萄牙语。
马六甲苏丹王宫(马六甲博物馆): 背靠圣保罗山,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独立宣言纪念馆: 位于苏丹王宫对面,原为一栋建于1912年的风格独特的饭店,这里曾是豪华的马六甲俱乐部。现用于展览与马来西亚独立有关的文物和展现马来西亚历史的绘画,记录了直至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之时国家历史的变迁。
    马六甲鸡场街,虽然没有太闻名于世,但确是街名最多的一条街:鸡场街、Joker Street、Jalan Gelanggang、球场街、Jalan Hang Jebat、古董街、会馆街、文化街,当然,如果你翻译Jonker Street,也可以直接理解为荷兰贵族街。而据说鸡场街名字的真正由来,其实是演变自福建话“街场街”。在福建话中,一般以“街场”来形容繁忙的街道,而福建话的“街场”与“鸡场”同音,因此慢慢演变为鸡场街,这点也类似于吉隆坡的茨场街。其实当地华裔更愿意称之为文化街,也许这条街是中华文化、当地土著文化、西方文化等的交融之地吧。我喜欢夜晚的鸡场街,华灯初上,整个鸡场街就禁止机动车通行了,狭窄的老街两边摆满各式各样的摊子,各种肤色的游客熙熙攘攘,那些你从未见过的小吃,那些你叫不出名的水果,更多的是来自中国义乌的小商品。这里破旧,却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这里喧闹,却处处让人心生温暖。喜欢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小家业,小追求,小忙碌,小幸福。
三保山(Bukit  China)又名中国之丘。1409年明朝皇帝将汉宝丽公主嫁给马六甲苏丹和亲,马六甲苏丹将此山送给公主作她的住所。上下建有保山庙,该庙纯中国建筑风格,红墙绿琉璃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为纪念明朝三宝太监郑和到访马六甲而建,庙内供有郑和坐像。西南山麓还有一座三宝庙,是马六甲苏丹为汉宝丽公主所建,建于1673年,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当时中国运来的。寺门两侧一幅中文对联:“五百年前留貹迹  四方界内显英灵”。寺旁有一汉宝丽古井为公主随从所开挖,是当时马六甲主要淡水源,据说即使干旱,井水也永不枯竭。现在这口井已经叫许愿井,传说有人往井中投一个钱币,他就一定会重游马六甲。
逛马六甲古城还有几处不能不去的去处。古城鸡饭粒,这是被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点评过的“圆滚滚,胖乎乎”的鸡饭粒。相传以前华人在南洋讨生活,为了能在工作时方便随时随地吃到食物,所以把饭搓成球状,米饭和鸡高汤一起熬制,湿粘可口,软硬适中,配上让人垂涎三尺的烤鸡或者白切鸡,来一盘又粗又脆的怡保豆芽,再来一杯冰凉的小麦水,真的无比惬意。不过老实讲对我这样自诩为不挑食的人,去品尝过后就再没有去吃第二次的欲望了。
三叔公糕点铺,马六甲这家的三叔公店铺很大,前店后厂,就在金声桥头鸡场街的入口处,与红楼广场隔桥相望,里面的零食种类十分丰富,食品包装既怀旧也时尚。三叔公本名陈良滚,日本人占据时代以沿街叫卖饼、粿、麻糬为生,是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长者,因为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后辈们亲切地称他为三叔公。战乱期间,三叔公不幸被发放到南洋充军,后来在马来西亚扎根。战争结束后,谋生困难,所以三叔公仍旧以独特的制饼、制粿手艺求生,因为美味可口,因此口口相传因而三叔公也成了游客从马六甲购买食物礼品手信的不二人选。
峇峇娘惹文化,这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奇特马来社会现象。定居在马六甲的早期华人与当地妇女——马来妇女或暹罗妇女等通婚所生的后代,使被称为“峇峇”;而嫁给华人后脱离当地习俗而遵守丈夫华人习俗的这些妇女,便被称为“娘惹”。“峇峇娘惹”的家庭及其亲戚们基本上是封闭相处的,他们代代相传,形成了一个“峇峇娘惹”社会。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既适应华人社会的习俗,又适应马来社会的习俗,在文化的碰撞与认同中逐渐地形成了“峇峇娘惹”文化。他们信仰的是华人的礼教,遵守的是华人的风俗,祭拜的是华人的神位(如观音菩萨、关公帝等)和祖先。他们的婚礼也与华人相同,甚至还有按传统的方式举行婚礼的,即新郎穿长袍马褂,新娘穿裙褂、戴凤冠等。当然,这些“峇峇娘惹”们也有许多与华人不同的地方,如讲的是“峇峇马来话”,这是一种与马来亚标准语及马来方言有差异并夹杂有许多闽南话词汇的语言。“娘惹”们穿“娘惹装”——“格巴雅”或纱笼,这是马来人和印尼人的服装样式;饮食方面也是“峇峇式”,即用“峇峇娘惹烹饪法”——一种将马来人与华人汇合起来的烹调法。而且他们也像马来人一样用手或者用勺与叉吃饭,而不用筷子,等等。老城里的娘惹博物馆门票RM8,这是间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原本是华裔峇峇祖先三代居住的故居,始建于19世纪,以厚重的红木家私闻名于世。这也是前二年热播的新加坡剧《小娘惹》的拍摄地点,可惜不能拍照 娘惹博物馆会有一位娘惹用英文边讲解边带领参观,参观结束后发给每人一个书签。马六甲老街上鸡场街88号的(大宝小食餐厅就是娘惹名小吃,要一份当地最有名的BABA  HENDOL (娘惹晶露)尝尝,这是一种用水果和晶露(绿色的粉条似的东西)做底料,上面浇上红糖浆、奶油、刨冰,正热时来一份,甘甜、爽滑、冰凉。怪不得它的店里常常门庭若市了。还有一家娘惹餐馆也很有名在山海街,店名叫Nancys Kitchen,它家的娘惹味道虾面和鱼丸汤值得一尝。
值得小资们探访的还有马六甲“地理学家”咖啡馆。坐落在鸡场街中段的这家咖啡馆以电影《夏日嬷嬷茶》中的咖啡馆就是在这一建筑中拍摄而闻名。老板曾昭明,年轻时在台湾航运业工作、周游世界,后回到故乡马六甲,和好友合资租下一层200年历史的老屋,将它改造成洋溢南欧风味的咖啡馆。“地理学家”咖啡馆以其独特的南洋风格在1999年夺得马来西亚建筑学会第二名大奖,如今是鸡场街的地标,夜晚吸引许多外国观光客在此喝酒聊天。此外,荷兰街、马六甲河英雄广场、甘榜吉宁清真寺、葡萄牙大帆船、马六甲塔、马来苏丹大水车等等,马六甲值得去漫游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8日(周日)

一早我就起来了,带着相机溜达了一圈,探探路。
这也是个旅店,agoda上看到过,感觉太孤单,住在里面没安全感。
DSC_2165.jpg

点评

旅店啊,感觉像我们公共厕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7 16:34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庙

DSC_2168.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类型的建筑

DSC_2178.jpg

DSC_2170.jpg

DSC_2171.jpg

DSC_2187.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000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3: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小镇街道,10点后这里就开始热闹了。

DSC_2176.jpg

DSC_2185.jpg

DSC_2190.jpg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斯柯达车友会 ( 苏ICP备19051238号 )

GMT+8, 2024-5-6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