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sma 于 2013-10-12 21:37 编辑
以前灰壳30的,每千公里差不多消耗150毫升,换了嘉实多40后,没有消耗了,通过分析机油参与润滑的部位和发动机工作时的状态,我明白了,机油消耗与粘稠度有关系但不大,机油消耗量的大小与机油的沸点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这么说,沸点低的,曲轴箱内产生的机油蒸汽多,这些机油蒸汽要通过管路到油气分离器,通过油气分离器后,有一部分机油返回曲轴箱,而另一部分则被喷到进气道与新鲜空气一起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了,我们的机油消耗主要都是这些,参与活塞与缸体之间润滑的机油,形成的油膜厚度只有十几微米,就算全部留在缸内参与燃烧,也是很少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沸点高的机油普遍消耗低,而沸点高低与活塞和刚体间的油膜厚度是没有关系的,机油粘度与油膜厚度关系也不大。
我以前是灰壳5W-30 大约每千公里消耗150毫升,现在换了嘉实多极护0W-40,4000多公里了,没有发现消耗,我就针对这两种机油做了个暴晒试验,发现灰壳30的挥发比嘉实多快很多,结合着我的机油消耗情况,我觉得肯定不是参与气缸与活塞润滑的那部分机油被烧掉造成的减少,因为不论是30或是40,高温粘度都是差不多的,就是说缸壁油膜厚度肯定是一样的,在气缸与活塞温度固定后,间隙就固定了,油膜厚度也就固定了,这里就不是机油消耗的重点了,除了这里,就是曲轴箱的机油蒸汽了,机油蒸汽要通过管路到油气分离器,通过油气分离器的工作,把分离出来的油返回曲轴箱(也就是油底壳),然后为了环保,把分离出来的气体通过管路喷入了进气道通过节气门后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这部分才是机油消耗的重点,油气分离器分离的肯定不会很彻底,是因为机油气化后没有经过冷却的环节,不会很快就由气体变成液体,这样就造成被油气分离器分离到通向进气道的管路。
有专家说大众机油消耗是因为缸壁绗磨技术造成的,我也有不同意见,现在不只是大众的发动机采用缸壁绗磨技术,很多厂家的发动机都采用了缸壁绗磨技术。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机油消耗与机油粘度关系不大,与机油沸腾点高低有关,机油消耗大的车,可以用一些沸腾点高的机油。
以上完全是个人凭经验分析,不对的一起交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