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承载了13万实名斯柯达车友记忆的网站,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在这里完整保存了。如果登陆不了,请联系管理员重置密码。

斯柯达车友会俱乐部

 找回密码
 新车友注册(请使用中文名)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手机号码登录

忘记帐号也能登录

搜索
楼主: 老皮龙

速派加装太阳能电池板实现停车后制冷

[复制链接]

BJ6886

发表于 2014-5-2 1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提个建议,和原车风道反向了,这样效果不见得好,车子的排气口在后备箱两侧下方呢,这样反而把后备箱的浊气吸到车里去了。

如果在车头找个地方,对着外部的空调进气口吹,是不是更好些?那个位置本来就是进气的,也符合原车风道,而且支架啊,取电啊都有地方;
第二可进气的位置是发动机舱的刹车油壶下面,那里有个大号的橡皮塞,直通乘客舱,对应的位置就是刹车踏板后方上面一点,我防盗喇叭的控制线就是从这里连到BCM的。

这两个位置的缺点就是发动机舱里环境比较恶劣,要求电路设备必须耐水耐潮耐高温。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 23: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落叶了无痕 发表于 2014-5-2 17:12
人才,高手,支持,有需要帮忙告诉我

高手在此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J8800

发表于 2014-5-3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导体制冷,能耗太大,一般需要12V 5A ,实际工作电流至少要在3.5A左右,还要给循环水泵、风扇供电,铅酸电池我觉得选的有点小,至少也要20AH以上的,铅酸电池在大电流放电的时候效能好像比较低,70%左右,7.2AH我觉得最多能坚持1小时,太阳能板我不太熟悉,但是至少要保证充电电流1A,充一次电很长时间的。个人意见不一定对。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J8800

发表于 2014-5-3 0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在星河电子买制冷片的。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3 05:52:27 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产生一份的冷气,就会产生四份的热气,你的后备箱会成大蒸笼的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J5199

发表于 2014-5-3 0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了不起了。期待作业!!!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J8118

发表于 2014-5-3 23: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为楼主的想法和精神鼓掌!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4 08: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遥看 发表于 2014-5-3 05:52
产生一份的冷气,就会产生四份的热气,你的后备箱会成大蒸笼的

后备箱加个排风扇就可以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N8899

发表于 2014-5-4 08: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备箱啊 怎么办 热量全部在里面去了? 停车的时候打开后备箱倒是不错的一个主意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J16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7: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本来要考虑柔性的, 不过太贵了。 12v 80w的。要快2k了。
电池的问题:输入为80w, 我想应该够了。 本来设计时是太阳能直接供电, 因为半导体制冷片需要功率为80-120w。 所以直接输出应该也可以的。
制冷的问题: 车内的面积为3.4平方米左右, 理论制冷功率需要<20w。考虑到半导体的效能比较低所以设计为80w。 3倍估计可以, 需要测试。
空气循环, 暂时考虑的方法是顶窗打开一部分, 这样, 冷气在下面, 热空气可以通过顶窗排除。  
斯柯达车友会论坛 https://www.myskoda.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手机版|斯柯达车友会 ( 苏ICP备19051238号 )

GMT+8, 2025-9-14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