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2_876:}{:2_885:}这主意不错吧 本帖最后由 koolkao 于 2015-2-9 16:39 编辑
koolkao 发表于 2015-2-9 16:09
各地各风俗吧江西上饶的过年风俗,老一辈的过年时间从除夕到元宵历时半个月。
买年货、年货代表作是“炒豆炒米炒花生”,孩子们听到锅里沙沙沙炒豆子的声音,年就近了。
送灶神是我们那过年行事节目的开端,本地叫“送灶司公”,过去百姓家在腊月廿三都要行此祀事,那时人家烧的都是柴灶或煤灶,有灶就有“灶神”。现在城里的灶是液化气灶,农村的灶是沼气灶,灶司公没有藏身之处,改行回到天上去了,因此送灶司公的祀事早已不再,但大扫除的习俗仍保留下来,干干净净过个年。
贴年画,现在城里人一般在大门口倒贴“福”字,意喻福到了。农村才见威风凛凛的门神。而年画也是跟着感觉走,一度美人图,后来是山水。
吃年夜饭,桌上的菜肴有的是必上的,比如韭菜,意喻长久;鱼丸肉丸,意喻团圆;全鸡,意喻一家安全;菜头,意喻彩头;油炸食品,意喻兴旺……年夜饭要慢慢吃,并且每一样都要尝一尝,平时不喝酒的,这时也要喝上一二口。呵,可别忘了吃年夜饭前要关门、放鞭炮,此时不便外人打扰。
滚龙灯,用稻草扎成一尺长,直径5厘米的龙头、龙身、龙尾;再用红纸或红布包裹起来,上面点燃蜡烛;一人持一节,连接起来就是龙灯了。滚龙灯一般都不走远,都在自己住的附近区域。
潮州
甘蔗是潮汕地区的一大特产,人们习惯在自家大门后两侧,分置两株带根带叶的甘蔗,蔗秆箍着红纸条,俗称甘蔗闩门,寓意甜蜜盈溢家门。 除夕之夜,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午夜准点,家家大放鞭炮迎春纳福,谓之“开新正”。初一早,黎明即起,穿新衣裳,礼神祭祀祖先,开门放鞭炮,叫做“开正”。随后带着柑橘(俗称大吉)到尊长、亲友家登门拜年。潮汕春节禁忌甚多,春节这一天不能洗衣,不能动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在井中打水,好让井妈安静休息一天。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缶开嘴,大富贵”之类吉语。正月初二这天是嫁出去的女儿携夫带子回娘家的日子,称之为“仔婿日”。过年气氛一般延续到初四、初五,“初五过,男男女女找工课”,至此,生产生活开始转入正常化。 广东
广东人过春节,可以说是花样百出,从除夕到元宵,没有一天闲着。据杨宏海介绍,大年三十,一家人一定要团圆。大年初一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给长辈拜完年就可以伸手拿红包。年初二开始走亲戚,这一天,女婿一定要“转外家”,到妻子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年初三是“穷鬼日”,按照传统,这一天不能出门做客,而是关起门来打扫房屋,然后把垃圾扔到郊外,和“穷气”彻底说“拜拜”。
接下来较有趣的是年初七,这天晚上,广东人要吃“七样羹”,分别是葱(聪明)、芹(勤劳)、韭(长久)、芫荽(圆满)、大蒜(会划会算)、芥菜(发财),再由百合把这六者合而为一,吃了这七样寓意深刻的菜,新的一年里就什么都齐了。
在广东过新年,一定要懂说恭喜发财哦 二十三,糖瓜粘 我昨晚先从苏州送同事去的镇江,饭店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事儿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