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到手,详细安装作业,多图,视频过几天再...
本帖最后由 过期绿茶 于 2014-10-27 15:43 编辑写在图片作业之前。不喜欢看文字的同学可以直接往下看图片,下边的作业非常详细,基本上只要看过就能自己动手安装,傻瓜书级别的~~~
多说一点吧建议吧,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现在,行车记录仪逐渐成为同学们行车的必备设备,选购记录仪的帖子也是铺天盖地。我也把自己选购和使用体会分享给大家,欢迎交流~~~
1.永远不要迷信记录仪的清晰度。
首先要明确一点:记录仪是用来干嘛的?我个人认为,行车记录仪动态影像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事实,而非拍摄高清电影。至于企业广告宣传中说的各种神奇数据,可以参考,但是千万不可迷信。很多记录仪上标注的像素值都是静态像素,并非是视频像素值,静态像素高并不代表视频效果就一定好。通常,标称静态像素1000万左右的设备,动态像素一般只有200万左右,市场上号称全高清的1920*1080分辨率的机器,实际动态像素极值为207万左右。从实际产品来看,第一代硬盘式的DV机,动态像素也就40w-80w,效果就已经相当好了。一台镜头和机身都很低端的记录仪拍摄的画面效果可能会比一台专业的DV机好很多么?结果你懂的。这中间还存在插值计算等等额外的不确定因素,自己想想呗。
体积决定性能,这在电子产品界可以说是一般规律。一台高清摄像机拍摄的视频肯定要比手机拍摄的视频分辨率高的多。一支成像效果最普通的单反套头也要比一个成像效果最好的手机摄像头大上数千倍。因此记录仪的体积决定了在现阶段它不可能达到多么高的分辨率。简单理解的话,其实记录仪就相当于在车上摆了一个清晰度稍微高一点的电脑摄像头,只是给这个摄像头增加了存储功能而已,你自己回想一下见过的最好的摄像头是什么水准。这就就好比是汽车油耗,厂家告诉你我这车百公里6个油或者8个油,这都是90公里等速油耗,而不是实际使用中的综合油耗,即便是90公里等速油耗比较低的车,在综合路况下也很有可能会很费油哦。所以,千万不要迷信厂家宣传的所谓高像素。
2.镜头角度越大就越好吗?
行车记录仪往往都以角度大作为卖点之一,市面上不少的单独镜头的行驶记录仪都会标榜着自己具有120度广角,甚至到140度、170度,但实际中,标配具有120度广角的行驶记录仪往往都只能拍到105度左右,标称140度广角的记录仪实际拍摄角度只要大于110度,就算没骗你,170度机器的实际拍摄角度基本能达到150度左右就是很NB、很有良心的厂家了。另一方面,广角镜头(或超广角)镜头俗称“鱼眼镜头”,成像有“球面变形”,这是广角拍摄的必然现象,厂家基本都是通过内置软件将近似球面的图像还原成为正常平面图像。而还原后的图像,角度越大,两边的部分越不清晰,最清晰的部分主要都集中在中间120度左右的范围中。所以,不要指望单镜头的记录仪可以既看的清前边,也拍得清两边。当然,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双镜头、三镜头甚至是四镜头的记录仪,可以实现360度记录,但是基本上每个镜头的有效拍摄范围也就是90度到130度之间。
3.关于夜视功能
很多厂家宣传中都会提到自己的产品夜间拍摄功能如何强大,但是请记住一点,带补光灯(可见光)的产品都出自山寨厂商之手,只是为了多个宣传炒作产品的噱头糊弄不懂实情的买家而己。对于夜视的情况,市面上最为流行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红外线补光(肉眼不可见光),但红外线补光灯不足,补光能力有限也会造成画面粗糙,因此,具有较优秀的补光能力的摄像头对于行驶记录仪的选购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很多高端的记录仪都是不带补光灯的,因为他们的摄像头光圈足够大,足以应付弱光情况。其实,最保险的方法是尽量不要在夜间、或者是照明情况比较差的条件下开车。最好的证明实例,就是碰瓷的人往往都是在白天上路“工作”,晚上他们就很少出来,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知道夜间视线不好,碰瓷之后司机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甚至有看不到自己的司机把他们真跟碾了。。。前一段时间台湾那个视频大家还有印象吧。。。
4.记录卡一定用质量好的
由于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文件非常巨大,高清视频每分钟高达近百兆,而且分辨率越高文件越大,相同时间内,1080p的视频会比720p的视频文件大将近一倍,因此对内存卡写入的速度有着苛刻的要求。低速卡发热量行车记录仪很大会导致死机。国内市售闪存卡良莠不齐,优质的芯片能反复擦写超过100000次,劣质的只能2000次左右。一般建议买原装正版CLASS6以上的卡,C10卡最好。毕竟,记录仪中的某些视频文件很有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证据资料,配上一块靠谱的存储卡还是很有必要的。
5.记录仪功能越多就一定越好吗?
为了赢得市场的认可,目前很多行车记录仪在满足了录像功能以外,还捆绑了很多附加功能,比如导航、电子狗、车道偏离提示、甚至重力感应等先进功能,这些高端功能的确能帮产品增色不少,不过对于驾驶者来说,首先要考虑仍然是录像功能,毕竟记录仪的核心任务是录像,其他功能都是附属的。而且,在电子产品领域,功能越集成性和产品的可靠性是反比,功能越多,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高。而且,还有很实际的问题,硬件集成带来一个重要弊端就是不便于更新和升级换代,毕竟电子类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是相当快的。
6.后视镜式,前挡风悬挂式,车载屏幕式,究竟选哪种?
目前,主要的安装样式也就这三种,我本人比较认同后视镜式和车载集成的(原车式,或者是集成式)。很多同学都会在前挡风上悬挂导航仪、数据监视器之类的东西,有的还有ETC,原本就不宽敞的前视角内就会显得更加拥挤,如果这时再挂上一个行车记录仪,很可能会影响视线,分散驾驶者精力,带来安全隐患。欧美一些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前挡风上设置装置的数量、位置,就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原车记录仪就是在后视镜支架上安装的摄像头,足以说明问题。当然,如果只是在中上部位置安装一个摄像头,其他存储设备都集成到汽车中央面板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同学都换装了RCD510,还有的按了最新那个999元的机器,都可以选择集成一下。总之,原则只有一个:前挡风上影响视线的东西越少越安全。
7.关于价格
也有很多同学问过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很重要。我的看法是:多看作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给自己定个预算,然后在自己能承受的预算范围内买最好的,就ok了。打个比方吧,2010款之前的小明全系都没有胎压监测装置,于是有的同学预算定的比较低,选择了ABS分泵监测模式的,一两百块搞定,有的同学预算高一些,安装了蓝牙气嘴模式的,一两千也搞定。关键还是在自己的价值取向。
以上论点为个人意见,您觉得哪说的不对咱可以再探讨。总之,行车记录仪在国内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存在着极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在选择时尽量放低心态,不要对现在的产品有过高的期望,够用就行了。
说一千,道一万,有钱难买我乐意,你愿意掏钱买的那个,就是当下最适合你的,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您说是吧。
===============我是分割线1号=================
东拉西扯,下边开始作业
一直在关注行车记录仪,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价格。电子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价格降低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目前先选择了比较便宜的机型。
二是机型。目前,记录仪的主要类型就两种,一种是挂在原车后视镜上的后视镜机型,另一种是用支架挂在前挡风上的机器,类似导航仪。两种形式各有利弊,经过综合考虑,主要选择了后视镜机型。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安装ETC比较早,当时没有考虑记录仪的问题,所以最佳安装位置已经被ETC占据了,只好放弃独立式的记录仪,主攻后视镜式。
经过慎重思考,我以抓阄方式选择了这一款机器,科学吧,严谨吧。。。-_-b
看了很多网友的帖子,最终确定取电方式采用保险盒取电
额外提一句,很多同学都知道方向盘左侧的保险盒,但是知道发动机舱里还有一个保险盒的人就很少了。。。。
麻烦不知道SB保险盒的同学排队举手。。。
SC保险盒位于仪表盘左侧,负责的电路大多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阅读灯、倒车雷达、大灯、车窗升降器等等。
SB保险盒我们很少用到,在发动机舱电池的旁边,打开上盖就能看到。负责的电路大多是车子的各种控制单元、总线、传感器、继电器等,都是日常很少能直接触碰到的部位,没啥事别乱动就行。
ok,科普完毕
继续回到记录仪主题
某宝采购了相关器材,开始施工
保险盒取电器。
降压线,12V转5V,额定电流2A
考虑到空间比较局促狭窄,所以特别选择了7字形的线头,实践证明还是非常节约空间的
有些降压线同时带视频输出插头,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品牌和型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降压线在使用前,看着比较乱,用电气绒布胶带缠一下,一来可以保护电线,二来可以减小异响,第三比较美观。。。。我特么不是处女座,但是我也很关注美观。。。
缠过以后明显利落多了
接线,做接头
这个不多说了,一把尖嘴钳子搞定。
接头一定要注意绝缘,比较看重外观的同学可以选择热缩管,不在意的同学可以直接用绝缘胶布裹上。
我属于比较在意外观的,插头接线做了两遍才满意,即便是接头最后要被包进热缩管里根本看不到。。。
100%防水哦~~~
走线,不多说也能看明白,看图吧。近处的黑色线头是天高自动大灯的光敏探头,第一代正式产品之前的测试版本,原本的白线已经开始发黄了,很古老了吧。这个版本如果连接正确时,会响起铃儿响叮当的音乐,正式量产的版本就改成“滴滴”声了,挺有意思。
保险盒里的电源,主要分为电瓶直接供电和ACC供电两种。
电瓶直接供电,就是直接从电瓶取电,也就是平时说的“常电”,如果记录仪带有驻车监控功能,需要24小时开机,就可以选择这样的电源。
ACC供电,就是由行车电脑控制供电,简单说就是开钥匙门通电,拔钥匙锁车断电,适合只在行驶中监控的记录仪。
随大溜,选择ACC供电,19号保险口(具体原理请自行询问度娘。。)
19号口额定最大电流10A,所以只要是10安以下的用电设备都可以使用。降压线额定电流上限2安,所以使用一个5安的保险片就行。但是不能再大了,否则就失去保险的意义了。
注意保险插口不要插错
负极搭铁
记录仪视频截图和记录仪拍照图片,过几天再回来发~~~
===================我是分割线2号=====================
发完了,这么些个日子终于又憋出个有用点的帖子来,打字累死我了,岁数不饶人啊,大家可以开始拍砖盖楼了~~~
作业真细,容易学会。 好详细啊。接线值得借鉴{:2_876:} 技术贴,必须顶。 Gavin 发表于 2014-10-27 10:00
作业真细,容易学会。
争取让看过的同学一遍就能学会,详细点呗 肉祖宗 发表于 2014-10-27 10:13
好详细啊。接线值得借鉴
这样比较靠谱 过期绿茶 发表于 2014-10-27 10:33
这样比较靠谱
我还在纠结是上原厂的,还是上趴趴狗的 肉祖宗 发表于 2014-10-27 10:34
我还在纠结是上原厂的,还是上趴趴狗的
这个就得看你个人喜好了 过期绿茶 发表于 2014-10-27 10:36
这个就得看你个人喜好了
原厂的可以用原来的线束,比较清爽,但是太贵了。 趴趴狗现在500不到就可以搞定,但是要想LZ一样布下线 码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