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森淼焱垚 发表于 2014-4-24 00:39:27

从耳温枪原理来看医疗骗局及商业手段----内幕惊暴


◎商业营销
    人类体温的控制中心是「下视丘」,在发烧时,这里的温度最早上升。而耳膜位置接近下视丘,充分得到颈动脉血流供应。这是所谓耳温最准确的说辞,也是商业营销的手 段!
商业营销的几个重要手段步骤就是:生产制造→发明理论→取得专业人士背书→教育愚弄消费者→以各种广告型态取得社会共识。
    早期医学教材,把体温归类为口温、腋温、肛温,而以口温最准确。因为焦电组件组件的商业化,耳温枪被发明出来之后,又改口说是耳温最准确。
    耳温枪的发明,根本不是为了耳温而来,只是因为焦电组件的技术成熟、成本降低,正好可以应用在家居测量耳温,才会有耳温枪。
    耳温之后又有额温,额温枪在SARS期间被大量使用。在额温枪还不普遍的时候,只有领导厂商制造额温枪,此时耳温枪公司宣称额温枪测量不凖,但是后来耳温枪公司 也都跟着制造额温枪,因为那时候为了攻占商机。
    SARS期间,几家快倒的耳温枪公司因而发国难财,白痴政府派警察在公司门口站岗,不准耳温枪公司出货到国外,不但耳温枪价格水涨船高,而且额温枪应运而生,方 便在公共场所使用,岂知额温枪就是耳温枪公司起初声称测量不准的玩意!最后SARS是怎么消灭的,全世界的西医都不知道原因,只剩下白痴民众被政府恐吓去乖乖的 洗手,依照标准洗手程序,还要先用水去洗水龙头咧。
    所以不管什么温度测量方式,都只是商业营销手法之一。对了,当顾客去买耳温枪,看见琳琅满目的牌子,通常会询问商家,哪种牌子比较好,商家会推荐某家,说顾客反 应好。商家哪会知道耳温枪原理?顾客的反应怎么会给商家?分明就是卖这款,可以抽取更高的利润。
    家用消费型耳温枪,只有Braun是可用的。Braun的厉害地方,是取得医师认证标记,就是蛇杖图腾的标志,不过别以为医师多有水平。在拆解各家耳温枪后,B raun的确是考虑最周到。
◎耳温枪原理
    人体体温热源发出后,红外线也会伴随发出。耳温枪的原理,就是扫瞄耳膜后产生的红外线温度。
    耳温枪探头probe深入耳朵,藉由波导管wave guide,把红外线能量积分到焦电组件。波导管最好是理想白体,不要吸收热源造成温升,ε越小越好。管内镀金是最佳选择,可以检视管内是否为金色?
    在探头上会覆盖一层耳套,防止异物侵入,耳套是LDPE塑料薄膜制造而成(就是保鲜膜啦),可以滤过红外线。有些会在波导管上加装保护膜。所以在电子计算时,要 加入薄膜的因素。消费者在使用耳温枪测量时,如果为了省钱不装耳套的话,会影响测量结果。
    耳温枪要吸收热源,为了达到稳定的热平衡,会将波导管插在热电容(铝块)上,家用耳温枪领导品牌Braun的热电容比别家的要大。
    红外线经过了波导管,由焦电组件感应而造成电压差,把这个电压差,经过模拟数字转换AD Converter,转换成数字信号。在处理器里面作出电压差和温度的对照关系,就可以知道耳温的变化。早期耳温枪非常大,里面装一个电路板,但是后来整合成为 一个芯片,让体积缩小,降低成本。
    至于温度的原点,就必须要在厂内调校。在调校的制程,把耳温枪放入恒温槽,设定原点的温度,然后依据温升的程度,加以计算,得到正确的温度。恒温槽调校的速度, 影响量产的速度。
◎盲点
●什么叫做专业
    专业耳温枪,林北只在数年前的东元医院急诊室看过,那是那种有长长一根蛇似的探头,耳温枪专利文献经常看到。医生测量过病人耳温之后,随即击发耳套,丢弃到垃圾 桶,弹匣马上又补充新的耳套。这种专业耳温枪的体积也不小,可以避免环境温度的影响。
    以前念专利,知道耳温枪的英文有两种:thermal meter和thermal scan。
    最早的专业耳温枪都是thermal meter,后来Braun把耳温枪带入家用消费,一切要能以居家使用考虑,探头短、容易携带,因为已经牺牲若干设计条件,所以改名为thermal
scan。
    所以所有网页、市面看到什么专业耳温枪,依照卫生署的说法,都是夸大不实的假广告!
●耳套
    有些耳温枪公司将耳温枪便宜卖,主要是赚耳套耗材的钱。耳套材料不过就是保鲜膜,成本不到3元,卖到20元。好几年前法国有公司早已把耳温枪免费送,然后使用愚 民政策,要消费者不断的买耳套。
    另外有专门卖便宜耳套的公司。耳套的加装,会影响测量结果,每个公司都会为其耳套,制定温度数据。耳套滤波膜的厚度,从0.5~0.8mm不等,买哪一家的耳温 枪,就得用哪一家的耳套。
依林北的看法,家庭用耳温枪,干脆不要装耳套算了。用习惯了,就知道大约哪些温度范围是所谓的发烧范围,反正自家人不怕传染,就像宝宝的屎尿永远不嫌脏。(中医 也没有细菌的观念)
其它所有诊所,甚至于教学医院,都是用家用耳温枪,为了省钱,将耳套重复使用,不卫生也影响测量结果,很少有耳套插进去,而不沾到耳屎的。而且每个病人耳朵插来 插去,依照西医的细菌学观点就是不卫生,哪个病人好意思去斥责医师的不卫生呢?
●耳温枪的温度环境
    耳温枪是不知道标准温度的,就像数字相机不知道颜色坐标,必须作白平衡一样。
    耳温枪说明书上会教导消费者,到别的房间取用耳温枪,要等到外界温度平衡稳定后,大约30秒,才开始开机。耳温枪开机之后,会先取得环境温度,作为基准温度;然 后测量耳温,根据这个基准点To,加上耳温造成的误差△T,就是呈现的温度。
    手持部分,必须离sensor越远越好。医院经常使用耳温枪,必须在下一位病人到达前,放在病人座位处,关机,远离任何热源。
    医师不可再手持或是放在口袋,因为这些都会让环境温度增加;医师的台灯照明,也是影响温度环境的因素,所以必须远离热源。
    耳温枪体积缩小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手持耳温枪,相当于给予一个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准确性。一般在家庭里面,小孩发烧了,从这个房间拿去另一个房间使用,环境温度 变化,测量的结果都不准确。有时候妈妈量这个温度,爸爸不相信,又重新测量;经常遇到取样不正确(插不准),关机reset后再量。这样连续重复使用的结果,也 会测不准。
    除了温度变动因素,就算手持太久、中耳炎、耳屎、插不准等,也会影响准确度。对了,耳鼻喉科医师强调不要掏耳屎,然而他们又喜欢用耳温枪测量温度、信任数据,这 算什么呢?
而额温枪的环境因素更大,受到风、流汗、脸上油脂的影响。
●一分钱一分货
    之前说热电容来作到热平衡。以前拆过TERUMO,这个设计,几乎没有热电容可言,完全违反学理,没有热电容的原因,就是省成本。偏偏这个牌子特别轻巧可爱,市 占率也颇高,许多妈妈为了宝宝买耳温枪,会挑选可爱型的。
    商品讲求轻薄短小,偏偏这就是耳温枪的致命伤。在SOC(System on Chip)还没流行以前,耳温枪都长得很大;SOC之后,电路板体积减小了,各种成本减少了,但是越来越不符合学理。
    几年前,一般消费型耳温枪的成本不到300元,随着各种组件、芯片成熟,可能还更便宜,而且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不像数字相机动辄以画素来吃定消费者。以前我们工 程师不知道下一个产品是什么,还会开玩笑,干脆好好发展探头,可以掏耳朵,以后还可以改做电动按摩棒。
●耳温枪的学理
    任何一家耳温枪制造公司,完全没有学理推导、验证这一关。以前林北负责光机热这部分,除了依样画葫芦,还会去推导,想得到最佳设计值。但是式子列好之好,根本就 无法代入条件。问Team Leader,这个Team Leader是物理系毕业,以为什么都会,把自己捧在高高无上的位置,却是可有可无的,每一家公司都有这个困扰,又,工研院、中科院出来的米虫,简直是业界毒瘤 。
    林北好不容易跟他要了他的式子,他唯唯诺诺的,推说不是你的职责、又说不重要,后来发现,他也根本推导不下去。Why?边界条件没办法给、软件没办法算;即使算 出来,根本没有办法测试监控。只能全部制造完成之后,输入温度对应表,拿去送检,送检OK就OK了。调校和送检,是根据目标物的标准温度来测量,可不是针对人耳 朵内的温度来测量。
●探头
    说到耳温枪插不准,又有一个问题点。探头是人因工程,每个人的耳朵都不同,专业耳温枪是长导管,比较能插进去;而家用耳温枪不过是塑料开模,怎么适用每个人?
    比较过各家消费型耳温枪,Braun的探头插得最舒服。Why?探头是难搞的人因工程,必须作逆向工程及多人测试,才能找出最好的探头形状;然而这个探头形状, 也不适用于每个人。
    除了Braun,其它厂商是怎么设计探头的?林北就直接招了。先用CAD画出探头的曲线,曲线怎么决定?就是根据造形设计,看要多长、多大,然后去任意画弧线。 至于造形设计又是根据什么?就是看人家的探头有多大,然后跟着抄。
    设计完成,制作一次Mockup,插自己耳朵,觉得痛,然后把圆角改大一点,就直接开模了,这样的话,只需要花1000元制作探头的Mockup。如果要做逆向 工程,至少要花个10万,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做;要做百人实验作人因工程,那要花多少的时间金钱?
●校准
    在耳温枪送样认证的时候,只在实验室依照标准程序,验证温度正确,就pass过关了。可是家用环境可不是实验室那样单纯稳定。
    依照ISO的仪器规定,仪器应该每三个月或是定期回原厂调校,耳温枪更是粗糙的仪器,更需要调校。那么,还要耳温枪作什么?
    林北家那只Braun的耳温枪,是爱妻尾牙抽奖的。随便量都有38℃,这就是领导品牌。
●误差
    在医师的观点之中,38℃以上叫做发高烧,测到37.9℃就会说还好。
    耳温枪误差:取样误差 + 环境误差 + 设计不准确 + 仪器校准的误差。
    取样误差:耳朵、耳屎、探头。
    环境误差:使用正确性。
    组件不准确:各家内部设计、组件的不准确。
    仪器校准的误差:仪器需要定期调校。
    这种累积误差,会只有0.1℃吗?0.1℃的读值,是非常不准确的。我们看水银体温计,可以读到0.05℃。
    如果因为需要准确,所以测量耳温,那么代表孕妇使用的电子体温计(读值到0.01℃)会比耳温枪差?
◎如何看待耳温枪
    家庭用耳温枪的制造工法简单粗糙,使用者不应该把耳温枪的数据当作绝对温度,在家庭使用上,可以多测量几个人的温度,作为比较标准,也就是耳温枪只能当作相对温 度的测量仪器。
我们常常听说37℃以上叫做发烧,38℃以上叫做发高烧。林北说这叫做发神经!
    以前各种温度测量方法都陆续被推翻,是否证明发烧的数据标准都是错误的?现在又来个耳温。医生量的温度本来就不准了,何况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怎么可以依据温度 测量结果来用药呢?我们经常明明感冒痛苦的要死,结果医师用耳温枪一量,说没有发烧。
    几年前发烧,想请假,公司用耳温枪一量,36.5℃,没生病;好吧,硬说很不舒服,不能请病假就请特休;出去看耳鼻喉科,医师用耳温枪一插,37.8℃,然后说 还好,不算发烧。那要相信自己,还是相信耳温枪呢?
    彭奕竣医师的医钥书中早已驳斥发烧的说法,并且说明如何测量体温。我赞成医钥所说,测量相对温度,而非测量绝对温度。家中有耳温枪的人,可以不用丢弃,但是只能 当作参考以及心理安慰。
    医钥:「相同的部位,相同的经络,相同的时辰比较,才能测出体温的正确差别,以诊断是否发烧。任何人与人之间,经络相同,时辰相同,用自己的手掌心对小孩(病患 )的手掌心,用手掌背对孩子的手掌背,不可用手掌心对孩子的手掌背,因不同经络不同气,用自己的额心(印堂穴)对孩子的额头接触,因经络相同,时辰相同,正常的 时候,大人、小孩的体温虽相差半度或一度,却不会有体温差的发烧感觉,若有差别即为发烧。」
    以前研发过耳温枪,自从了解耳温枪原理之后,就再也不相信体温这回事了。而后每次医生使用耳温枪,林北都会告知,耳温枪不准。这几年从来也都不再用温度计了。
    医钥:「不要让发烧39℃、40℃、41℃、42℃而慌了手脚,大众常被体温计误了,口温、腋温、肛温、早晨、中午、晚上的体温,大人、小孩的体温皆不相同,体 温计不能辨别时辰,也不能辨别部位、经络、大人、小孩,更不能辨别发烧的原因。」
    最新的西医观念,就是发烧不要去退烧,这是当年SARS时,我们所学到的,也让西医的几十年发烧骗局不攻自破。自从SARS期间,被强迫发一个水银体温计,又来 不小心弄破。现在手上还有几支可用的耳温枪,但是也不知道放哪里,所以自从SARS那年起,林北已经好几年没使用温度计了。反正不管有没有发烧,有病就去看医生 ,以前是以为健保好用,现在则是知道要去找对的中医。
    医钥:「发烧并不因为温度的高低而对人体的伤害有所差别,错误的医学观念,错误的诊断,错误的用药,才是发烧造成伤害健康的真正致命伤。…徒从发烧,降低体温去 治疗疾病,人为的错误,常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更重要因素,家中最好不要保有体温计,以免误事,没有体温计要如何诊断疾病,计量体温是否发烧呢?」
    错误的医学观念,也是肇因于商业行为,在生技股当红的今天,将会有更多的灾难,随着万恶的健保制度,降临在国人头上。





吽吽吽 发表于 2014-4-24 08:08:40

好专业的样子我是没看明白不过我也不用 我只用体温计 塞嘎鸡窝那种

花云 发表于 2014-4-24 10:50:53

我家用的是水银体温计。

专职潜水 发表于 2014-4-24 11:05:34

好长啊~~~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不记得家里还有没有水银的温度计了,现在用的是电子的,还是测的口温

神采飞扬-5 发表于 2014-4-24 14:46:45

很复杂……

金扬 发表于 2014-4-24 23:30:30

这软文吧。。。

野战_0141 发表于 2014-4-25 13:29:15

用的是水银体温计~

木木 发表于 2015-3-27 12:37:55

太长了
管它呢好用不就行了吗

吴潇峰 发表于 2015-3-27 14:05:29

但是小孩儿用耳温枪应该还是最好的选择吧,水银计对小孩来说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尤其是我儿子这种对环境极其敏感的,插得不舒服了就要乱闹的。

神采飞扬-5 发表于 2015-3-27 14:16:08

外行看热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耳温枪原理来看医疗骗局及商业手段----内幕惊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