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与幽默》
欧洲马路上的汽车(人在海外)
瓜 田
http://paper.people.com.cn/fcyym/images/2006-09/15/1158310191109028406509508662747.jpg
中国人毫无思想准备,一下子就进入了汽车时代,而且国人对汽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到了欧洲,也就很想知道这些汽车生产大国的人们都开些什么车,如何使用汽车。 说来很感意外。欧洲人开的车以微型车居多,尤其是意大利,满街都是像POLO和QQ这样的微型车,比例大约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大的豪华名车也有,但不是很多。在法国和德国,一种两个座儿的、平米见方的小车很惹人注目。这种车就像一个方盒子,一个大玩具,在马路上跑来跑去。这种切掉了屁股的小车,只有普通小车一半长度,在马路上行驶占的地方小,存车也方便。因为节省了近一半的钢铁,价格肯定便宜不少。细一想,这种车更实用:车主使用车频率最高的是上下班,整天带着四分之三空座的车来来去去,车和油是不是严重的浪费?至于全家出动的长途旅行,自然另外还有大一些的车。
欧洲人的车普遍比中国的车小一号,这事挺耐人寻味。欧洲都是些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照理说,车的大小应该倒个个儿才对:欧洲人开大车,中国人开小一点的车。想来想去,找到了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一是中国人是个好面子的民族,车不管贵贱,总要大一点才好看,才排场;欧洲人注重的是实用,不是虚荣。二是穷人乍富尤其怕人瞧不起,喜欢摆阔。刚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必定要西装革履,扎紧领带,尽可能地与西方接轨,却不知西方人除了那几个在电视上作秀的政客外,大家已经开始穿带窟窿的牛仔裤了,衬衫上的领口也大都敞开着。
不管别的什么接不接轨,动员国人与欧洲人接“开小车”的轨值得提倡。在油价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下,这次接轨照理说阻力应该不大。但说是说,把功夫做实了也不易,观念要改变,政策要及时调整跟进,有了利益上的引导,也许能把好大喜阔的风气扭转过来。▲
个人爱好问题 面子的问题!
面子的传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