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岁修截断河流 成都18条河道无来水
截流为啥还用“古法”回归自然。使用杩槎可以节约成本,木头等材料均可回收利用,也是环保的举措,对都江堰损害最少,几千年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备用饮水从哪儿来虽然府河、南河、摸底河、浣花溪等18条配水河道岁修期间均无来水,不过在截流处上游,磨儿潭水库启动了应急水源输送,将从柏条河进入饮水生产厂新型机械挖掘机助力 提高工作效率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昨日启动,从昨日上午8时起,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人力与机械”作业,截流宣告基本结束。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再次中断了内江流水,3支工程队勘察也随之启动,预计20天后渠首这部分截流段将整修完毕,本月底将恢复都江堰内江通水。磨儿潭水库已启动为成都供水,每秒近50立方的流量,虽然比此前紫坪铺每秒400立方来水要少很多,但能保证成都饮水、工业用水。两个半小时 截流完成一般情况下,在如今的季节上游紫坪铺来水一般保持每秒400立方米,为了保证本次截流顺利,都江堰管理局与紫坪铺进行了对接,将来水量减少为每秒100立方米。鱼嘴附近长约300多米的围堰上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作业。三台装载机,一台挖掘机分别处于两处未封闭的围堰一旁。据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机械与人力相结合进行岁修也不是第一次,以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采用机械,这样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何要选择古法截流,人工与机械结合是何作用?据该负责人介绍,使用杩槎皆可以节约成本,木头等材料均可回收利用,也是环保的举措,对都江堰损害最少,几千年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与机械结合,主要是提高了工作效率。“25个杩槎承受的水压较大,杩槎通过下面的木盘,变成一个整体,再加上竹席和黄泥,坝体完全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该负责人说。水流越是冲击,整体的杩槎就好像“伸缩”弹簧一样,越收越紧,此后,再用黄土将坝体掩盖。截至昨日上午10时21分,最后两处工程顺利完工,本次都江堰岁修的截流工程基本完成。从今年7月启动,11月1日下到河床中第一个杩槎,围堰截流后,进入内江的水逐渐减少,下游至宝瓶口等位置也基本再无流水进入。为何要修?河床已变形据介绍,从1921年到1955年每年都截流维修,因为当时砂卵石很丰富,对河坝的冲击并不严重。从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截流变为每两年进行一次。紫坪铺水利枢纽开建后,由于水流冲击,使得河床下切严重,而今年“7·9”洪水,也使得都江堰渠首以及下游受损严重。该负责人说,截流前,都江堰水上部分一直都在陆陆续续维修,本次主要是利用20天时间,将水下部分勘察,维修完毕,主要是针对渠首18公里区域,完成后,本月底将恢复都江堰内江通水,全部工程预计明年2月完成。到底截流后的渠道变成何种模样?记者从鱼嘴起沿着截流后的渠道,步行至宝瓶口、伏龙观附近。在飞沙堰对面凹在山脚的一处就是凤栖窝,截流后,这里已经展现出了大量的鹅卵石,但由于河道内的泥沙等,还没有看到四根传说中横跨明、清、民国至今的修淘挖工具“卧铁”。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已截流,水位仍然迟迟没有退去,直到下午宝瓶口还是没有露出真容,据介绍,都管局今日将进行抽水,尽快对河道进行全面体检。 估计又有人要到府南河捞鱼了! hcq78 发表于 2013-12-11 11:03
估计又有人要到府南河捞鱼了!
看的出来,以前你参与过。 正好河床下挖乌木去。{:2_825:} 疾速狂奔 发表于 2013-12-11 11:33
看的出来,以前你参与过。
我不得干这种缺德事哈,不过府南河的鱼还真吃得下去啊,要多脏有多脏? Gavin 发表于 2013-12-11 11:38
正好河床下挖乌木去。
来,一起合作发财。 hcq78 发表于 2013-12-11 11:38
我不得干这种缺德事哈,不过府南河的鱼还真吃得下去啊,要多脏有多脏? ...
就是
每年成都市向都江堰买水来冲河道都要7000万。。 传统活动? Gavin 发表于 2013-12-11 11:38
正好河床下挖乌木去。
有头脑。 神采飞扬-5 发表于 2013-12-11 22:15
传统活动?
是滴
页:
[1]
2